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国有钢企关联就业人员更加庞大 破解问题矛盾难度大

作者:27发布时间:2013-06-08
国有钢企关联就业人员更加庞大 
   有分析者认为,国有钢企关联就业人员更加庞大,钢铁业矛盾问题破解起来艰难而复杂。文章分析说:在2010年前,大部分国企依靠铁矿原料双轨制,占据了成本线底端,获得了较好的赢利水平。而之后失去双轨制优势后,由于运营体制相对民营钢企存在一定缺陷,成本结构发生倒置,进而造成近年来国企赢利能力的恶化。

  最近半年来,虽然国企加大降本以自救,但很不幸,现实是残酷的。降本并不代表国营企业利润好转。因为不同所有制企业下,根本问题是通过行政配置资源效率终究低于市场配置资源成果,在同等竞争条件下国企民企成本线位置难以获得倒置机会。

  随着需求增速放缓,国有钢铁企业的亏损日益加剧,行业形势恶化会迫使政府加速对国有钢铁产能和民营钢铁产能之间作出选择。

  从整个产业链情况来看,国有钢铁企业关联就业人员更加庞大,且企业对地方财税也有重大贡献。地方政府对钢铁产能有着天然偏好,国有资本退出壁垒较高。因此,我们认为若亏损长期化可能会引发行政性干预。尤其是近期国有钢铁基地闸门重新放开,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 不锈钢阀门。为协助国有产能争夺更多的生存空间,部分能耗、环保、产品质量标准等差别化歧视信号,已经开始陆续出台。未来可能会继续加码,人为抬高民企运营成本。

  未来钢铁市场需求长期低速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企业间竞争更像是一场“零和博弈”。拥有成本优势的钢企扩张则意味着另一方钢企市场的萎缩。若更加严厉的歧视性政策出台,民营产能将遭到市场驱逐。然而,这样的歧视性政策,只会使国有钢铁企业长期以来的积弊在未来被不断放大。因为国企统一发起改良行动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同等需求量级下民企赢利空间收窄,而非自身赢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