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几年天津市通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您如何看待这一效果?
戴宪生:全球气候变暖,地球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也多次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这几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应该说,天津为推动全国节能减排事业向纵深化发展提供了经验,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积极作为的一个缩影。
主持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基于什么背景下成立的?它的设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戴宪生:根据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鼓励天津滨海新区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可先行先试的原则,以及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天津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金融创新研究小组,研究通过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节能的新体制、新机制。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准备,一个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于2008年9月25日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全国第一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也是国务院国资委指定的四家国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试点机构之一。同时也是国家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批复的第一个既包括二氧化硫又包括化学需氧量(污水),既包括排放权管理机制建设又包括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既包括排放权初始分配(一级市场)又包括排放权二级市场交易的综合试点交易所。
主持人:今年9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发起了一项“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此举意义何在?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戴宪生:今年9月,我们发起的“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意在走在国家、行业与企业减排发展的前沿,树立良好企业社会形象,帮助企业为强制减排及碳排放限制的商业环境做好准备,促进减排能力建设。活动本着企业“自愿设计规则、自愿确定目标、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通过招募、设计和交易三个阶段,研究和执行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测量、报告和核实体系,目标承诺与减排和交易体系,以企业自愿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的方式,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这个市场平台组织实施。使企业掌握自身内部的排放情况、潜在碳资产与负担,规范能效提升和减排投入,增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及内部控制能力;通过联合行动建立与各级政府部门互动机制,争取政策支持;通过企业协商达成自愿行动计划,使减排成果契合企业需要,为国家设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交易体系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得到排放权交易方面的实践经验,分享全球领先的环境权益市场开发运营经验,连通国际市场;从交易中获得收益,找到成本最低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法,降低实现既定排放目标所需的成本;推动环境权益资产识别进程,整合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形成明晰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创造企业协调发展所需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推出的企业自愿温室气体减排与交易联合行动,截至目前已有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能源(000695)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33家企业递交了参加联合行动的意向函。
来源:金融界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