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山东:开展首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作者:27发布时间:2016-01-25
山东:开展首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据山东报道,该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日在济南山东会堂开幕。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作政府工作报告。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文华,市政协主席张少军在主席台就座。

  郭树清在报告中说,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郭树清说,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一是强化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网络经济。二是实现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创造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青岛、济南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四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坚持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跨越,纵深推进“两区一圈一带”战略。五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其他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支持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为新生中小城市。六是繁荣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富有山东特色的文学、戏曲、美术、影视、出版、传媒事业加速发展,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七是持续加强民生保障。提前实现省定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八是建设美丽文明新山东。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气频发态势,加强重点流域、近岸海域和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郭树清说,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实现今年目标任务,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养老、健康、旅游、文化、休闲、娱乐、体育等产业,下决心推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船舶、玻璃、轮胎、地炼等行业去产能。二是贯彻好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具备条件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利、电力等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升级改造工程,积极消化房地产库存。三是进一步健全企业微观运行机制。实现更多企业挂牌上市,开展首批58户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集聚更多首席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四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脱贫攻坚。大力发展肉蛋奶、果蔬茶等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确保今年脱贫人口不少于120万。五是落实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待遇。今年为200万进城农民工和140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办理城镇户口,落实同等公共服务。六是改善投融资环境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继续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大力发展私募市场和股权投资基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七是推动对外经贸投资双向优化。加大先进技术、能源资源、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进口,抓住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正式实施机遇,在贸易、投资、金融、旅游、交通和产业合作等领域争取先行先试。八是强力推行清洁燃烧等治霾措施。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时段限值,对不达标企业依法实施限产停产治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九是力争社会民生事业有新的较大进展。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省直转制文化单位改制到位,启动所有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低保等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