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数据来看,近年中国大陆GDP成长率虽然不如过去高,但仍优于国际整体趋势或主要国家的表现,也带动石化產品的需求。其中,大陆对聚乙烯(PE)的需求量呈现成长趋势,在内需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下,得仰赖进口补足,也使得近年大陆的聚乙烯进口量皆达约800万公吨左右。
为提升石化产品自给率,大陆十二五规画下,计画兴建多座石油路线的大型石化生產基地。但受油价的衝击,这些以石油为原料的石化中心计画,有许多都停止推动,导致部分石化产品的进口量持续提高。
由于大陆市场对石化产品仍有高度进口需求,加上蕴藏丰富煤炭的资源优势,以及数年前油价维持高档的情况下,提供大陆发展煤化工的基础。许多业者看好煤化工的发展潜力,纷纷提出煤化工投资计画。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已经展开前期工作和规划的煤制烯烃专案共有53个,产能合计3,300万吨;煤制油项目7个,产能合计1,39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19个,产能合计470万吨;煤制天然气项目18个,产能合计740亿立方公尺。
但是原油价格自2014年下半年崩盘,大幅削减煤化工价格的竞争力,加上资金、技术、水资源、污染与运输等问题,使得大陆煤化工面临发展瓶颈。除了受到当前低油价的衝击,二氧化碳的排放比石油高,主要煤炭蕴藏地区位于内陆,面临缺水问题,并且和主要消费的东南沿海市场距离远,陆运成本相当高,加上煤化工的投资金额与技术门槛不低,都影响大陆新型煤化工的发展。
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陆政府逐渐重视煤化工计画盲目兴建的问题。大陆国家能源局公布年產20亿立方公尺以下的煤制气,以及年產1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将不准审批,并且要遏制煤化工过热无序的建设和过度用水的情况;另外,在「西部地区鼓励类產业目录」中,煤制烯烃、煤制甲醛等煤化工项目也未被列入,无法享有所得税率等优惠,影响企业投资意愿。
2015年更有多项煤化工计画面临停摆,例如伊犁新天煤化工的20亿立方公尺煤制天然气,以及苏新能源塔城的40亿立方公尺煤制天然气,还有山西潞安的180吨煤制油等专案,虽然都已通过计画审批,甚至已经开工兴建,但后来都因为环评而被否决,缺水或环保等问题早已存在。
像是由大唐集团投资的阜新煤制气,年產规模达40亿立方公尺,并累积投资140亿元人民币,但2014年时因为不堪亏损,暂停阜新煤制气专案,甚至想出售煤化工业务。
对于大陆政府来说,解决新型煤化工的问题,在于如何提升技术、更清洁、更高效率,未来可望调整发展方向与策略。十二五规画下,大陆对于发展新型煤化工採取较为积极的态度,是鼓励建设大型生產基地;但十三五规画强调技术提升,重点围绕在提高能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说明了大陆对煤化工将採更稳定的发展方式,并将重点放在升级示范、环境保护、自主创新等。
大陆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希望藉由发展煤化工,有效降低对进口能源与石化品的依赖与贸易赤字,且新型煤化工可以生產化学產品,也可发展能源产品。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