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为什么钢铁产能越去越多?   

作者:24发布时间:2016-05-27
用3-5年时间,全省退出煤矿123处、退出产能5103万吨。到2020年,力争全省剩余煤矿数量达到60处左右、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左右。
   近日,河北省政府印发《河北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用3-5年时间,全省退出煤矿123处、退出产能5103万吨。到2020年,力争全省剩余煤矿数量达到60处左右、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左右。届时煤炭企业组织结构集约化程度更高,技术更为先进,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组合拳的重要一环,经过数轮的调研修改后,第一阶段化解产能过剩将主要在钢铁和煤炭产业展开。但是,一面是去产能决心,一面是产量增加的冲动,这反映了在市场波动环境下企业被动去产能的心态。

  比如河北“十三五”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钢铁产能将控制在2亿吨左右,实际情况是,2015年该省粗钢产量仅仅为1.8832亿吨,这意味着几年内产量或许还要增加。全国的情况也是如此,2005年全国钢铁产量是3.5亿吨,2014年到了8.2亿吨。而只有到了2015年,钢铁价格下跌严重,当年粗钢产量才同比减少2.2%,原煤产量减少3.3%,是2014年减产后的再次减少。

  比如广西之前的产能严重过剩实施方案也提出,2015年,广西努力完成粗钢产量2700万吨、2017力争粗钢产量3000万吨。实际上2015年该省粗钢产量是2146万吨。这意味着该省钢铁产量预留了增产的指标。

  山东最新的供给侧改革方案提出,山东省将利用5年时间总体压减生铁970万吨、粗钢1500万吨;沿海钢铁产能达到40%左右。但是山东 2015年粗钢产量6619.3万吨计算,2020年如果减产1500万吨的话,粗钢产量仍达到5100多万吨,这超出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5年全省钢铁产量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