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2018年钢铁市场环保趋严及去产能政策主导供应格局

作者:24发布时间:2018-01-17
展望2018年螺纹市场,环保趋严以及去产能政策仍将主导供应格局。需求端来看,地产投资温和回落,基建投资增速有小幅下行,汽车及小家电产销难有大幅增长
 

  美联储于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3日完成年内第三次加息,市场预期2018年美联储仍将加息三至四次;2018年1月起至9月,欧洲央行将缩减每月购债规模至300亿欧元。国际方面,伴随世界经济稳健增长,通胀水平逐渐升高,各央行逐步退出货币宽松计划,2018年或将迎来主要经济体加息潮,外部环境考验加大。

  国内方面,上半年GDP增速超预期,经济改革稳步推进,经济规模平稳增长。2018年,我国仍会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整体趋稳。从结构来看,对投机领域政策收紧,实体经济领域趋于宽松,方向上仍将维持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操作思路。

  展望2018年铁矿石市场,由于当前矿价高于世界平均生产成本线,预期四大矿山产销力度仍将加大,铁矿石供给端压力仍存。港口库存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的高品矿紧缺与溢价将是矿价上行的重要因素。下游钢材市场延续去产能思路导致需求增长不看好,铁矿石基本面将延续供大于求格局,但吨钢利润高位将支撑高品矿需求。全年来看,铁矿价格冲高回落,普氏指数将在55-85美元区间承压波动,期货价格于450-640区间震荡。

  展望2018年螺纹市场,环保趋严以及去产能政策仍将主导供应格局。需求端来看,地产投资温和回落,基建投资增速有小幅下行,汽车及小家电产销难有大幅增长。2018年一季度限产支撑钢价高位运行,二季度开始限产结束,钢厂复产增加会导致价格回落,受到政策约束,产量大幅增长可能性较小。三、四季度继续关注相关环保限产政策力度与执行情况。全年来看,螺纹期货高点可突破4500,核心运行区间为3500-4500。

  风险提示:主要经济体加息超预期、限产力度不及预期等

  一、行情回顾

  2017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不断升级优化。前两季度GDP增速超预期达到6.9%,第三季度小幅回落至6.8%,整体维持中高速增长。

  1.1螺纹期货

  黑色金属市场在2017年初淡季不淡,供给端收紧预期推动钢材现货价格在传统消费淡季涨至近四年新高,期货价格跟涨明显。随后,全国开启严格的地产调控导致终端消费预期走弱,钢价高位回调。6月30日,地条钢产能出清,进一步改善钢铁行业供求关系,螺纹期货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

  四季度,北方秋冬错峰生产逐步开启,唐山、安阳、邯郸等重点地区高炉限产比例达到50%,环保限产导致国内高炉产能释放受限,供应端维持偏紧格局。需求端来看,冬季为传统钢材消费淡季,终端需求走弱。供需两弱格局下,螺纹期货价格开启区间震荡行情。临近年末,受螺纹社会库存大幅下降支撑,价格重心有所上移。

  全年来看,钢材市场在供给侧改革、地条钢出清、环保限产等政策利好下,供给端整体维持偏紧格局,钢铁产能释放趋缓,价格维持震荡上涨趋势。

  1.2铁矿石期货

  2017年初,由于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发货量处于年内低位水平,导致港口高品位铁矿石资源抢手,现货价格高位运行,对期货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加之下游钢材市场淡季不淡,对原材料价格形成一定提振作用,铁矿石期货价格一路上行。伴随海外矿山利润高企,外矿发货量重回高位水平,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量不断突破高点,铁矿石供给端压力逐渐增大,导致期货价格从年内高点一路下挫。

  10月,国内钢厂逐步开启限产模式。限产一方面引起铁矿石需求绝对量收缩,另一方面,钢市供给收缩对钢价形成强支撑,钢厂利润高位使其对高品位铁矿石需求走强。加之从铁矿石港口库存结构来看,中低品矿占比较大,高品矿资源紧俏,支撑铁矿石价格小幅走高,但整体来看,铁矿基本面偏弱格局未变,价格上方压力仍较大。

  二、铁矿石市场分析

  2.1供给端压力仍存 外矿发货稳中有增

  2017年初,澳洲强气旋天气以及巴西暴雨天气影响两地铁矿石发货量,致使年初外矿发货量低位运行。随后,受矿山利润高企影响,外矿发货重回高位,淡水河谷S11D卡粉开始供应市场,外矿供给增加。从全年数据来看,澳洲、巴西或有港口泊位集中检修影响周度发货量走低,但整体不改发货量偏高格局。截至12月10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澳大利亚发往中国铁矿石周度发货量均值1307.44万吨,比2016年周度发货量均值增加104.37万吨。2017年巴西铁矿石周度发货量均值703.57万吨,比2016年周度发货量均值增加29.26万吨。由于目前高品矿溢价较高,外矿生产积极性高涨,预期2018外矿发货将维持稳中有增格局,增速同比2017年放缓,高品位铁矿石发货量将有所增加。

  四大矿山投产力度加大

  2017年,海外四大主流矿山产销量均维持高位水平。巴西最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公布三季报称,公司第三季度铁矿石产量达到9510万吨,创下单季产量新纪录,较上季度增加330万吨。

  铁矿石供应增加导致矿价有下行压力,截至12月14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收70.5美元,高于四大矿山平均成本线,海外矿山仍有扩产动能。加上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及FMG四大矿山前期扩建的项目陆续投产,据中联网测算,2018年铁矿石的新增供应量将达到3800万吨。预期铁矿石供给端压力继续增加。

  国内矿山产量增长趋缓

  2017年初,铁矿石价格上行,国产矿山复产逐渐增加。但全年来看,受环保督查及安全检查影响,矿山阶段性有大规模的停产限产及被强制关停情况,整体来看,2017年国内矿山开工率维持低位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7年1-11月全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累计116010.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6.5%。从同比增速来看,2017年国产矿产量处于小幅增长态势,但是由于同比2016年,铁矿石价格长期维持低位水平并处于国产矿山生产成本线以下,导致2016年全年产量同比增速为负。因此,虽然2017年国产矿产量同比2016年有所增加,但绝对量仍处于近五年来较低位水平。受外矿发货量不断增加以及国内环保趋严双重压制,预期2018年国内矿山产能释放仍将趋缓运行。

  2.2矿山成本分析

  对于海外矿山成本分析,通常包含C1(直接生产成本),到岸现金成本,以实际湿度为准的到岸总成本,调整为62%CFR的到岸总成本。四大矿山公布2016财年数据显示,其直接生产成本处于15.4-16.1美元/吨之间,到岸现金成本大致在21.6-26.12美元/吨区间浮动。最终测算四大矿山62%CFR到岸总成本,淡水河谷最低,为27.82美元/吨,FMG相对最高,为35.49美元/吨,国产矿的完全生产成本均值在67.85美元/吨附近,是四大矿山平均成本的两倍有余。

  从普氏62%铁矿石指数运行情况来看,2017全年指数在55-95美元区间震荡运行,最低点较矿山成本线仍有一定空间。只要铁矿石价格高于海外矿山生产成本,矿山就有扩产动能,并且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费用支出等方式增强盈利能力。因此,从成本角度分析,2018年,四大矿山仍有充分空间与动能扩大产出,增加供给。国产矿部分,受限于完全成本线较高,矿价下行对其复产影响较大,预期2018年产量放缓增长。

  我国铁矿石消耗量90%以上依赖海外进口。从外矿产销状况来看,四大矿山前期扩建项目逐步投产,叠加目前铁矿石价格大幅高于其生产成本线,外矿发货量2018年大概率继续维持在高位水平,全年新增供应量或将达到3800万吨,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2.3港口库存累积至高位

  受外矿发货量高位影响,2017年,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量长期位于历史高位水平。6月23日,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量达到14405万吨史上最高值。

  从库存绝对量来看,2017年港口库存长期维持在1.3亿吨以上高位水平;从库存结构来看,据Mysteel等机构调研,目前我国港口库存约有30%为高品位主流矿,剩余70%则为低品位矿石。从成交状况分析,2017年受到去产能政策利好,钢价走高,钢厂利润高位,对铁矿石的采购也以主流高品矿为主,叠加港口高品矿库存占比较低,10月之后,高品矿溢价走高成为支撑矿价上行的重要因素。但是,伴随外矿对高品位矿石发货量的增加,其资源短缺情况逐渐得到缓解。同时,若钢价走跌,钢厂利润下降,其需求将部分向中低品矿石转移,若该部分铁矿补充到有效供给中,将会对矿价形成巨大压力。总体来看,2018年,国内钢厂对于港口天量库存的消化空间较为有限。

  2.4国内钢厂按需补库为主

  2017年年初,国内钢厂开启补库存操作,1月20日,国内大中型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可用天数达到35天高点。随后,由于铁矿石现货价格震荡走高,钢厂开启消耗库存模式。年中开始,国内钢厂铁矿石库存维持低位运行,偶有补库操作,但整体库存水平上升幅度不大,钢厂铁矿石库存策略以按需采购为主。截至12月15日,国内大中型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可用天数23天,处于近年来正常区间内。

  下游需求来看,2018年,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我国仍将坚定不移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在此政策背景下,钢厂铁矿石需求增幅受限。另一方面,电弧炉产能投产,废钢的利用也会对铁矿石需求形成一定抑制作用。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基本面仍将延续。基本面偏弱格局导致铁矿石价格上方压力较大,难以大幅上涨,而其价格下限则受到矿山生产成本线支撑。

  三、钢材市场分析

  3.1全年产量增速趋缓

  2017年上半年,国内粗钢产量维持在高位水平。进入7、8月份,钢价大幅上行,钢厂生产积极性高涨,带动粗钢产量不断走高。四季度受到环保限产政策影响,钢材产能释放速度明显减缓,单月产量环比开始回落。全年来看,钢材产量同比仍在增加,但增速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7年1-11月,我国粗钢、生铁、钢材产量76480万吨、65614万吨、972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7%、2.3%和1.1%,增速较上月继续下滑。11月粗钢、生铁、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220.5万吨、182.93万吨、289.5万吨,较10月日均产量分别下降5.54%、5.51%、2.23%。受秋冬季环保限产影响,我国钢铁产能释放趋缓,粗钢日均产量降幅扩大,钢材市场供给端维持偏紧格局。

  短期内,限产将持续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长期来看,环保督查常态化成为必然,加上供给侧改革与去产能思路支撑,预期未来钢铁产量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据估计,2018年全国粗钢产量为8.38亿吨,同比增速回落至0.7%。

  限产导致高炉开工率跳水下跌

  2017上半年,国内高炉开工率持稳运行。年中,钢价大幅走高,钢厂利润扩大,钢厂生产积极性增加,开工率有小幅上扬。

  10月11日下午,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十月份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通知,将原定于11月15日开始的错峰生产提前至10月12日执行,伴随重点城市限产提前以及11月15日限产正式开启,国内高炉开工率直线下降。截至12月8日,全国高炉开工率62.02%,较10月初下降11.46个百分点;河北省高炉开工率50.16%,较10月初下降20.63个百分点。

  受到环保督查趋严影响,高炉产能持续受限。预期2018年二季度开始高炉开工率将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

  电炉钢产能逐步释放

  2017年,地条钢出清导致市场对电弧炉产能释放预期增强,但全年数据来看,地条钢增产力度不及预期。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约有3000-3500万吨电弧炉产能投产。展望2018年,中频炉改装电弧炉部分产能合规性有待验证,但新增合规电弧炉产能释放将会增加一部分钢材供给。另一方面,短流程炼钢污染相对较小,符合环保发展要求,限产政策主要针对高炉产能,对电炉产能不作限制。因此,环保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2018年电炉产能的释放。

  3.2钢材库存低位

  限产的另一效应就是钢材库存水平快速下降。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社会库存297.87万吨,年同比减少134.08万吨,同比降幅31.04%。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截至11月下旬末,重点钢企库存1172.18万吨,旬环比下降4.46%。目前,螺纹社会库存、厂内库存均处于历史同期低位水平,直接导致现货市场资源紧俏,报价趋高运行。

  从季节性角度分析,2018年1-2月,一方面,北方部分地区由于降温降雪等天气原因,工地大幅停工;另一方面,春节长假将带来包括南方地区的工地全部停工。螺纹需求达到年内最底点,届时也是螺纹库存累积的最高峰。因此,可重点关注2018年年初的季节性投资机会,若库存累积不及预期,将再度引发钢价的一轮上涨行情。伴随春节之后工地开工,库存水平下降,加之3月15日限产结束,供给增加,钢价高位压力将逐步释放。

  3.3出口大幅下降,2018年将有小幅增长

  一方面,2016年开始,国内钢材市场受供给侧改革利好影响,钢价震荡上行,内销利润状况较好,导致钢厂出口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我国钢铁出口面临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日渐增多和趋严,成为抑制出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17年初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量持续性下滑。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11月我国出口钢材535万吨,单月出口量较上月增加37万吨、较2016年同期减少277万吨,环比上升7.43%,同比下降34.11%。

  201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取消钢材等产品的出口关税。政策性利好将对2018年钢材出口形成一定提振作用,同时,反倾销等外部压力仍存,出口增幅有限。

  3.4钢厂利润高位运行

  2017年,钢材现货价格大幅拉涨,且整个黑色产业链走势格局为成材强于原材料,导致钢厂利润长期处于高位水平。据测算,年中开始,钢厂生产螺纹吨钢利润就已达到1000元以上,后续虽有小幅回落,但伴随限产来袭,钢价再度拉涨,利润也重回高位。

  2018年,限产结束后钢厂大面积恢复生产,供需紧平衡格局将会被打破,目前过高的利润水平也会有所回归,届时可关注做空钢厂利润机会。预期2018年钢厂利润较当前高位会有回落,在500-1000元/吨区间波动。

  3.5需求有小幅回落

  钢铁产业主要下游行业为建筑业、机械制造业、汽车业及家电行业等。其中,建筑业消费量占比最大,达到60%以上。建筑用钢主要包含房屋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用料以螺纹钢为主。汽车业、船舶业及家电业是板材的主要消费端。

  地产投资增速平稳下行

  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史上最严调控季。3月开始,各地陆续出台房地产“限售、限购、限价、限贷、限商”等组合调控措施,范围遍及一二线至三四线城市,力度堪称史上最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百余城市发布超过150次楼市调控政策,其中,热点城市调控力度更高、次数更多。

  目前政策调控已初见成效,全国热点城市地产市场总体呈现降温趋势,三四线城市地产去库存效果良好。国内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一、二、三线城市从年初便开启趋势性下跌,且一线城市价格指数环比出现下降。

  受严格的地产调控政策影响,2017年地产投资增速呈现平稳回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7.5%,增速比上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2018年,地产调控仍将是主流思维。同时,考虑到地产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与支撑,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可能性较低,配合国家经济稳增长目标,2018年地产投资大概率维持增速平稳下行趋势。

  基建投资增速温和回落

  2017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1月份比10月份增长0.5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上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

  2017年上半年,国内GDP增速超预期达到6.9%,从而减轻了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全年实行严格的地产调控,临近年底,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地产投资下行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基建投资环比增速出现小幅回升。

  2017全年基建投资维持稳健。展望2018年,由于前期新一轮财政扩张带来的地方政府财政赤字问题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PPP项目的监管审核明显趋严。在地方财政预算约束下,基建投资大幅增长可能性较小。但考虑到其仍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调控工具,预期2018年基建投资增速将继续小幅缓慢回落。

  汽车稳增长,家电小幅回落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至11月我国汽车销售2584.5万辆,同比增长3.6%。中汽协预测,2018年全年汽车市场销量预计约为2987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总体来说,中国汽车产业将呈一个稳定的正增长势态。

  从2017全年产销情况来看,购置税优惠政策带来的刺激作用明显弱于2016年同期。且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性利好不再,将对汽车销售增速产生一定冲击。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2万辆、11.9万辆,环比增长32.8%、30.5%,同比增长70.1%、83.0%,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仍然较小,但是配合国家环保大政方针以及未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落地,预期2018年至更长周期,新能源汽车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小家电方面,截至2017年10月统计数据,家用洗衣机产量累计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空调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8.5%,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2017年家电行业产量增速小幅回落。整体来看,2018年我国家电消费端难现亮眼增长,产量增速维持在小幅波动的稳定空间。

  造船业增长迅速

  2017年1至11月,全国造船完工39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3%;承接新船订单235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手持船舶订单816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1%。2017年,伴随全球航运业持续复苏,我国船舶工业保持稳中有涨态势运行,造船完工量持续增长,新承接订单量止跌回升,手持订单量降幅收窄。

  综合来看,2018年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增速都将呈现温和回落之势,加之汽车、小家电产销持稳运行,预期钢材市场终端需求增速有小幅回落。

  四、市场展望

  美联储于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3日完成年内第三次加息,市场预期2018年联储仍将加息三至四次;2018年1月起至9月,欧洲央行将缩减每月购债规模至300亿欧元。国际方面,伴随世界经济稳健增长,通胀水平逐渐升高,主要央行逐步退出货币宽松计划,2018年或将迎来主要经济体加息潮,外部环境考验仍存。

  国内方面,上半年GDP增速超预期,经济改革稳步推进,经济规模平稳增长。2018年,我国会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整体趋稳运行,从结构来看,对投机领域政策收紧,实体经济领域趋于宽松,方向上仍将维持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操作思路。

  展望2018年铁矿石市场,由于当前矿价高于世界平均生产成本线,预期四大矿山产销力度仍将加大,铁矿石供给端压力仍存。港口库存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的高品矿紧缺与溢价将是矿价上行的重要因素。下游钢材市场延续去产能思路导致需求增长不看好,铁矿石基本面将延续供大于求格局,但吨钢利润高位将支撑高品矿需求,全年来看,铁矿价格冲高回落,普氏指数将在55-85美元区间承压波动,期货价格于450-640区间震荡。

  展望2018年螺纹市场,环保趋严以及去产能政策仍将主导供应格局,需求端来看,地产投资温和回落,基建投资增速有小幅下行,汽车及小家电产销难有大幅增长。2018年一季度限产支撑钢价高位运行,二季度开始限产结束,钢厂复产增加会导致价格回落,受到政策约束,产量大幅增长可能性较小。三、四季度继续关注相关环保限产政策力度与执行情况。全年来看,螺纹期货高点可突破4500,核心运行区间为350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