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19年2月大宗商品进出口数据。从各主要商品来看,包含大豆、成品油、钢材、煤及褐煤在内的多种商品进口环比均出现了大跌,总体情况大幅不及预期。 2月大豆进口较1月737.7万吨大跌40%至445.6万吨,2019年前两个月累计进口量也降至1183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5%。路 透分析指出,非洲猪瘟爆发遏制了用于动物饲料的大豆需求,使得其今年的出货量出现了明显下降。 2月份,成品油、钢材、未锻造铜及铜材环比跌幅均大于30%。成品油前两个月累计进口572.4万吨,累计同比涨幅达4.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月原油采购量达3923万吨,较去年同期大涨22%,这是中国原油进口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在每日1000万桶以上。咨询机构思亚能源的Seng-Yick Tee表示:“新建工厂是一个因素,但强劲的原油进口也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基本需求得到支撑以及基建在加速发展。” 海关数据还显示,受春节假期贸易放缓和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中国2月份铁矿石进口跌至10个月低点至8308万吨,同比跌幅达1%。铁矿石前两个月累计进口1.744万亿吨。路 透分析指出,随着中国钢厂(尤其是北方钢厂)环保限产政策收紧,预计3月份铁矿石进口量可能再次受限。
此前消息显示,包括唐山在内的28个中国北方城市将在3月底面临政府对其冬季限产表现的评估。随着主要铁矿石供应商因飓风天气减少出货量,2月份铁矿石价格也大幅下挫。 此外,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环比上升2%至192.5万吨,是2月所有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中环比上涨的品种,较去年同期大涨33%。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和最大的铜精矿进口国,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铜消费量。 2月煤及褐煤进口1764.1万吨,环比大跌47%,较上月3350万吨的进口量也近乎腰斩。煤炭业咨询公司Falcon Info的行业分析师George Huang表示:“我不认为中国海关会放松对外国煤炭的限制和审查,尤其是对澳大利亚的煤炭供应。” 包括废塑料、废纸、废金属在内的三废进口量不仅环比近乎腰斩,同比去年2月170万吨的进口量也接近腰斩。
进口增速微负,未来中国内需刺激成效将成为关键。海关总署2月份进口增速数据按人民币计价为-0.3%,按美元计价为-5.2%,虽然也低于其预期,但相对于出口增速的下滑幅度来看,下滑比较有限。在减税降费和扩大内需的稳增长政策指导下,叠加2月农历春节过后企业陆续开工购买原材料,预计未来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进口增速的韧性。 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1-2月进出口整体不佳,与基数、海外有关。 从基数效应看,2018年1-2月累计增速远高于2017年,也高于2018年全年,表明2019年1-2月存在高基数效应,这是拖累进出口的重要因素。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加速,以发达国家PMI为代表的中国出口领先指标均一路下行,这无疑加剧中国出口的压力。整体上讲,2018年市场认为的进出口逻辑主线——在关税加征之前抢跑还是成立的,这应该是导致2018年二三季度进出口维持高位的主要原因,之后随着局势缓和,以及抢跑结束,进出口开始补跌,这一过程目前看可能仍未结束。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