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上半年钢铁行业成品原料走势分化 利润大幅下滑

作者:24发布时间:2019-07-05
 

  2019年上半年钢铁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从供给来看,在利润下降预期的影响下,钢厂生产热情高涨,钢铁供应不断创出新高;需求方面,房地产表现好于预期,基建增速明显,建材需求相对稳定。汽车、家电、船舶景气度下降,板材需求继续弱化;库存方面,钢材库存表现并无差异,铁矿石港口库存大幅下降;利润方面,铁矿石大幅飙涨,钢材生产利润大幅下滑。

  供给:多方因素刺激钢厂加大生产力度 5月份产量或是历史最高

  上半年国内钢厂生产力度延续了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趋势,5月份我国粗钢日均产量为287万吨,钢材日均产量为346.5万吨,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此前的最高纪录均为今年4月份,粗钢和钢材日产分别为283万吨和340万吨。

  从研究角度来看,刺激企业生产增多的原因主要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格、生产经营者预期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从商品价格的角度来说,价格与商品的利润关联度最大,一般来讲商品价格涨,利润则上涨。显然从价格的上涨是16-18年钢厂利润好转的最大助力,2018年11月份钢材价格大跌之后,现货钢材价格就进入了盘整阶段,尽管1-5月份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但涨幅明显变小,1-6月份卓创资讯建筑钢材价格指数最高涨幅仅有8.3%。

  生产成本和生产经营者预期需要结合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年,国内钢材生产利润大幅上涨,这也使得钢厂对市场预期发生明显改变,但吨钢毛利接近30%的情况使得钢厂同样“惴惴不安”,一方面担忧高利润不可持续,一方面担忧生产能力跟不上。因此进入2018年下半年之后,国内钢厂在利润预期下降的的逻辑主导下,仍采取“抢时间”的策略,逐步加大生产力度,以期达到将利润“抢到手”的目的。因此出现了钢厂生产强度不断增高,2018年粗钢产量创出历史新高,4-5月份粗钢日产量连续刷新纪录的情况。

  从生产技术角度看,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更高的利润,钢厂在生产技术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进步。根据经验数据,在进行铁矿石冶炼时有“铁矿石品位增1,焦比降2,产量增3”的经验关系。因此在16-18年国内高品位铁矿石需求增加明显,高低品位铁矿石价差也逐步拉大,中低品矿石使用量大幅缩减,因此在18年上半年出现了港口铁矿石库存最高累积量达到1.62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的现象。18年下半年开始钢厂生产利润开始下降,中低品矿石使用量逐步增多,19年铁矿石港口库存更是快速的回落至16年年初的水平。

  从生产技术角度来看,16-19年冶炼技术改进较大的还有废钢的使用情况。一般情况下,废钢铁添加至转炉冶炼过程中起到降温和增产作用,而在高利润期间这成为了增加Fe产出的重要手段在之一。以天津天钢联合特钢转炉生产时间为例。与2016年相比,(2018年)废钢比从3.7%提高到32.5%;钢产量由2016年315.2万吨提高到2017年的450.9万吨。除在转炉炼钢环节增加废钢使用量之外,在高炉及精炼环节废钢使用技术也在近年取得较大进步。

  如图5所示,15-18年国内粗钢和生铁产量的比值(钢铁比)大幅上升,正常有1.1左右的比值上升至18年最高1.4,18年下半年之后钢铁比稳定在1.21左右的水平。废钢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增加了钢材(粗钢)的产出,另一方面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果。

  尽管18-19年环保形势依旧严峻,但钢厂生产热情不减,环保并未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进入19年下半年之后,由于生产利润的下滑和环保形势的变化,钢厂生产力度会逐步下降,国内钢材供应量或在下半年呈现震荡下滑的趋势,5月份粗钢日产量或是历史最高水平。

  需求:房地产、基建支撑需求韧性 机加工、汽车等拖累板材、特钢需求

  2019年影响市场变化的主导逻辑将重新回归需求因素,一方面是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集中去产能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继续大规模去产能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形式来看,2019年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压力,需求方面已经呈现出下行趋势。

  从钢材的用途来看,建筑钢材主要用于房地产、基建等建设项目。2019年房地产仍表现出较强的需求韧性,新开工面积依旧处于历史高位,但从拉动需求的角度来看,上半年房地产用钢需求已经见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国内房屋新开工面积79784万平方米,增长10.5%,增速较4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除新开工面积增速回落之外,土地购置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均从3月份开始就已经进入到绝对量下降的阶段,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更是达到了33.2%。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代表的是需求的韧性,而土地购置面积则代表的是开发商对外来的预期,19年上半年建材需求韧性十足,但下半年预期将呈现下降趋势。

  除去建筑钢材需求之外,汽车、船舶等行业数据不如预期,导致板材需求明显比建材弱,因此体现到期货价格走势上,螺纹钢在2019年一直升水热轧板卷。以热轧板卷为代表的板材产品主要用于汽车、机械、船舶等行业,而从相关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需求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以汽车为例,5月汽车生产184.83万辆,环比下降9.93%,同比下降21.16%;1-5月,汽车累计生产1023.70万辆,同比下降13.01%。由于经济形势转差,全球汽车消费情况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开始下降;机械类产品方面,在升级换代需求以及基建需求增加的影响下,在16-18年产销两旺,但进入2019年之后增速也开始出现明显下滑,5月份,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挖掘机共计销售1.89万台,同比降低2.2%。2019年1月份至5月份,挖掘机共计销售12.2万台,同比增长15.2%。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经济增长压力仍然存在,且全球经济都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美联储因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基本确定在7月份结束自15年以来的加息进程,转而快速转入降息进程;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全球出口市场的风向标,韩国出口市场已经进入到下行通道中;在当前逆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压力,不仅仅表现为中美贸易战,中国出口预期同样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下半年,中国一方面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另外还有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下滑压力。

  库存:钢材社会库存符合往年规律 铁矿石库存快速下降

  库存天然具有供给和需求两种属性,在不同的开始阶段其发挥的作用不同。2019年上半年钢材社会库存更多的是被当成一个需求指标,反映国内钢材需求“旺盛”的基本现实。低库存策略是钢厂和贸易商在近几年坚持执行的抗风险策略,钢厂不留库存的目的是加快资金周转,减少现金流负担,而贸易商不留存库存是因为行情变化节奏太快,传统的囤货模式赚钱不易。

  19年钢材社会库存的变化情况并未表现出区别于以往的明显特征。

  按照已有数据的规律性特点,进入到6月份之后钢材社会库存会进入到一年之中的第二次库存累积期,库存累积时间一直会持续到9月份,“金九银十”期间会进入一年之内的第二次去库存周期。从2019年的库存变化情况来看,增库存周期速度较快,去库存周期表现与以往并无明显差别,7月初国内钢材社会库存量较去年同期略高。

  铁矿石库存方面,从15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港口库存水平进入到持续长达三年的增库存周期,2018年4月份港口最高库存量达到1.62亿吨,之后进入到去库存阶段,进入2019年之后库存快速下降,截止到6月底港口库存总量为1.17亿吨,已经回落至2017年年初水平。

  铁矿石港口库存的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钢厂利润下滑,成本控制上升至更重要的位置,因此低品位矿石需求量上升;另一方面是巴西Vale溃坝事故导致铁矿石供应量实质性较少,港口库存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起到调节矿石的供给的作用。铁矿石因事故造成的缺口已经实质性的影响到了巴西淡水河谷的合同执行,属于不可抗力,但随着矿石价格的上涨,东南亚、非洲、中国等地矿石生产热情会逐步提高,矿石供应的缺口会被非主流矿山填充一部分,另外中国境内钢厂生产的力度在5月份或已经达到了历史峰值水平,下半年产量或有所下降,铁矿石供需矛盾或有所缓解。另外考虑到铁矿石仍处在扩产周期的末端,铁矿石供应量同样处在历史峰值水平,铁矿石供应并不会长期出现缺口。

  钢铁产业链下半年展望

  展望下半年,国内市场供需面临转换,由于工业生产韧性及需求弹性较大等的原因,国内的供需关系会逐步转变为阶段性供应过剩,钢材价格下半年或面临下跌调整格局;铁矿石方面,供应缺口的问题会因非主流矿山的复产而逐步弥补,但铁矿石仍是所有商品中为数不多的带有供需矛盾的产品,因此仍有可能成为商品下跌过程中的对冲配置,因此价格仍会强于钢材产品;焦炭方面,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钢厂与焦化厂的关系,在面对钢厂利润下滑的基本状况,焦炭利润或会受到明显的挤压,不排除重新进入亏损境地的可能。

  在经历了三年的好日子之后,供给端的红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市场重新回归到需求主导。尽管上半年宏观数据表现仍不差,但也已经显露出疲态,翻阅所有的商品的K线走势,都有着对称的特点,“大W底”的左半边或已经完成,接下来或将是另一边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