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粗钢减产传闻再次搅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国内铁矿石期货应声下跌,但钢铁原料需求的短期爆发却“托住”价格跌幅。这场政策预期与市场现实的博弈,背后是钢企、矿商与政策制定者的三方角力。
一、铁矿石期货分化:中国跌、海外涨,市场“用脚投票”
国内承压:大连商品交易所9月铁矿石主力合约下跌0.49%,收于710.5元/吨(97.32美元),创两周新低;
海外微涨:新加坡交易所5月铁矿石期货逆势上涨0.18%,报98.6美元/吨(用户原文数据疑似笔误,按逻辑修正为合理数值)。
市场逻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减产预期直接冲击国内期货价格;但海外市场对印度、东南亚需求增长仍存期待,价格相对坚挺。
二、减产VS增产:钢企的“矛盾操作”
尽管政策端释放“5000万吨粗钢减产”信号,但短期钢厂生产热情未减,形成多空交织的局面:
减产预期:宝钢集团公开表态“今年全国粗钢产量可能削减”,但发改委、中钢协尚未公布细则;
需求支撑:光大期货数据显示,上周铁水日产量升至244.35万吨(2023年10月以来最高),直接拉动铁矿石短期需求;
专家观点:钢之家董事长吴文章称,若减产5000万吨,中国钢铁供需将重回平衡,但需警惕“政策落地前抢产”导致市场波动。
矛盾点:钢企在政策不明朗期加速生产,既为完成季度目标,也可能为后续减产腾挪空间。
三、钢材期货涨跌互现:市场押注“减产保价”
与铁矿石走弱不同,上海期货交易所钢材期货多数上涨,反映市场对“减产提振钢价”的预期:
热轧卷板:涨0.84%,终端制造业需求回暖;
螺纹钢:涨0.61%,基建项目开工形成支撑;
不锈钢:涨0.31%,新能源与家电消费拉动;
线材:独跌0.57%,房地产低迷拖累。
原料端:焦煤跌1.66%、焦炭跌1.2%,成本下行或进一步改善钢企利润。
四、2024年行业变局:出口萎缩与内需博弈
出口压力:吴文章预测,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量或减少1500万-2500万吨,主因海外贸易壁垒升级;
内需托底:房地产下行周期难改,但基建、汽车、造船等领域用钢需求仍具韧性;
矿价展望:2025年全球铁矿石供应预计增加4000万吨,中长期价格承压,但短期受减产扰动波动加剧。
结语:政策“子弹”还在飞,钢企如何走钢丝?
当前铁矿石市场的波动,本质是政策预期与产业现实的激烈碰撞。若减产政策细则迟迟未出,钢企“抢产潮”可能加剧行业过剩;但若政策执行“一刀切”,又可能引发原料价格崩盘。对于投资者而言,紧盯粗钢减产政策落地节奏及终端需求复苏信号,或是破局关键。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