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2025年钢铁行业三大焦点:贸易战、绿色转型与钢价博弈

作者:24发布时间:2025-05-20
钢铁行业正经历贸易摩擦升级、低碳转型加速与供需矛盾交织的多重挑战,广大网民对钢价走势、企业生存现状及政策调控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当前,钢铁行业正经历贸易摩擦升级、低碳转型加速与供需矛盾交织的多重挑战,广大网民对钢价走势、企业生存现状及政策调控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以下结合最新市场动态,解析网民热议的三大核心议题。

        1. 贸易保护主义“围剿”,中国钢铁出口承压

        全球多国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印度对非合金扁钢征收12%临时关税,韩国对中厚板反倾销税率最高达38%,美国钢铝关税升至34%,直接冲击出口市场。2025年一季度,中国钢铁遭遇33起贸易救济调查,出口量同比下滑15%。欧盟碳关税(CBAM)将于2026年实施,预计增加出口成本5%-10%,倒逼企业加速工艺升级。网民担忧,出口受阻可能加剧国内产能过剩,短期需依赖内需消化库存,长期需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2. 绿色转型加速,行业分化加剧

        “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加速向低碳技术转型。中信系表现亮眼,中信特钢2024年净利润率达4.72%,而宝武系分化严重,宝钢股份净利润率3.35%,但马钢、八一钢铁等子公司亏损超9%。本钢集团通过“电炉+转炉”工艺降碳30%,获国际车企认证;河钢氢冶金项目投产,成本降20%。政策层面,中国要求电炉钢占比提至15%,废钢利用量达3亿吨,推动短流程炼钢发展。网民关注:技术投入能否转化为盈利?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转型成本?

        3. 钢价“涨跌两难”,供需矛盾拉锯

        2025年钢价呈“高波动”特征。年初螺纹钢累计跌220元/吨,热卷跌150元/吨,主因“双焦”价格坍塌及出口忧虑。5月钢价短暂反弹,螺纹钢主力合约微涨0.19%,但需求淡季临近,南方汛期抑制建筑用钢,库存去化放缓。钢厂日均铁水产量维持245万吨高位,利润压缩至40元/吨,减产动力不足,高供应格局短期难改。网民热议:政策调控能否扭转颓势?网传“压减粗钢5000万吨”会否落地?

        未来展望:技术破局与政策博弈

        短期钢价或维持震荡,政策调控(如降准降息、地产信贷放松)对需求提振有限,但长期看,氢冶金、AI优化生产等技术将重塑行业格局。中信建投预测,若限产政策超预期,钢价或重现2024年大涨行情。网民呼吁:企业需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竞争力,政策需兼顾环保与产业稳定。

        钢铁行业的“内卷”与转型,既是阵痛也是机遇。网民期待,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多元化,中国钢铁能从“规模第一”迈向“质量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