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不免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煤化工产业园,为何看不到煤炭和焦炭,闻不到刺鼻的气味?
答案,就藏在六盘水市做精做细煤化工产业的深邃思考里。
一块煤,成就了“江南煤都”的辉煌,也刻画了六盘水发展变迁的痕迹。
然而,当面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发展瓶颈时,六盘水在审视与思考中,逐渐探索出“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发展路径——
老基地展现新风采。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六盘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经济优势,围绕燃料和原料“两条腿”走路,加快实现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全力推进煤化工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实现煤炭资源由燃料向原料,进而向材料的“三级跳”。
5月10日,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在六枝特区举行。当天,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投入试运行,100辆49吨级氢能重卡及4辆8.6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式投运,标志着六盘水在构建氢能全产业链上迈出关键一步。
“以前开内燃机车头,噪音大,开一天下来耳朵嗡嗡作响,并且仪表盘操纵复杂。如今,氢能机车头有控制器、自动制动、手动制动手柄,操作起来很方便,运行过程噪音小、制动好。”铁路专线司机郭姜城感慨地说。
“该铁路专用线是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的配套工程,全线长2.64公里,设计年运量800万吨,这也是由山西美锦能源集团与六枝特区政府联合打造的‘零碳物流走廊’的重要一环。”六枝特区副区长姜子林介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六盘水抢抓机遇,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聚焦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锚定氢能产业赛道,积极融入成渝“氢走廊”,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产值”,以“含绿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走出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以煤化工产业为媒,发展氢能产业底气从何而来?
六盘水焦化产能庞大,目前已建成焦化产能600万吨/年,预计到“十五五”期间,焦化产能将达1500万吨/年,每年副产氢气超17亿立方米,可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气源。这对于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六盘水而言,无疑是一次“氢”启绿色未来的重大机遇,也是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体现,更是全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生动缩影。
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全面达产后,每年可稳定供应氢气4000万立方米,让焦炉煤气“变废为宝”,通过细化“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形成闭环式多维拓展,为氢能应用提供坚实的能源后盾。
通体白色的车身,印着氢气化学符号“H2”及“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车头印着“美锦氢能”标志,车厢内宽敞、明亮、干净……刚投入使用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给公交车司机何昌超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起来很舒服,很安静,操控性能特别好。”何昌超直言,虽然在操作上和原来的公交车差不多,但是明显感觉到氢能源公交驾驶起来更加轻巧,在启停、提速、平稳等方面都很不错。
“首批4台氢能源公交车将投入到5路公交线路,该条线路贯穿六枝城区,客流量比较大,能让更多市民体验氢能出行。”六枝特区公共汽车运输公司总经理刘鑫说。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