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山钢集团将持续深化对标世界一流钢企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25-05-26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山东省属国有企业通过攻坚突破实现显著成效,其中山钢集团在创新管理与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山东国资系统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山东省属国有企业通过攻坚突破实现显著成效,其中山钢集团在创新管理与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山东国资系统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创新管理驱动生产效率跃升

  山钢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通过优化生产组织与工艺革新实现效率突破。其所属山钢股份棒材厂在 4 月份完成吨钢降本计划的 133%,产品结构增效计划的 106.7%。具体措施包括:

  动态生产组织优化:面对钢坯供应波动,该厂科学调整轧线停机待料顺序,降低综合能耗;同时提升产线协同能力,两条产线可灵活同步生产,既满足小批量高效产品需求,又保障常规产品稳定供应。

  4 月份生产 600 兆帕级以上螺纹钢 7262 吨,重点产品比例达 56.02%,创效能力显著提升。

  工艺技术突破:针对 600 兆帕级高强螺纹钢生产瓶颈,该厂从转炉到加热炉开展系统诊断,通过成分优化、热送热装等工艺创新,单浇次生产该系列钢种达 7000 吨。

  同时,铸坯热送热装生产研发已完成试验且产品性能达标,下一步将扩大热装规格范围和批量,预计进一步降低能耗与成本。

  协同机制构建:建立经营体协同机制,在指标提升、品种钢降本等领域与炼钢厂搭建关联考核平台。

  例如,炼钢厂开展定尺定重专项劳动竞赛,3 月份以来 3 条轧材线定尺率较 2 月份同比提升 0.1%,推动全流程效率优化。

  山钢集团通过深化精益管理与协同支撑,构建三级成本管控体系,推动工序成本与付现费用显著下降:

  全流程成本管控:实施 “公司 - 厂部 - 车间” 三级成本管控,系统推进工序降本、合同降费、外委项目压减替代等措施。

  2025 年一季度,日照基地、济南钢城基地吨钢成本较上年同期分别降低约 65 元、80 元。二季度延续这一趋势,4 月份吨钢降本超计划目标,成本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采购与营销双向发力:采购端坚持 “以现场为中心保供降本” 原则,1-2 月份大宗原燃料采购对标行业进步明显;营销端深化 “双聚焦、双提升” 策略,4 月份重点产品比例达 56.02%,终端直供占比保持在 65% 以上,出口型钢产品创历史新高。

  协同效益释放:依托与宝武集团的合资合作,深化日照基地与济南钢城基地的协同支撑。

  2025 年一季度累计实现协同效益约 2.1 亿元,二季度通过 100 余项变革支撑项目持续放大协同效应。

  此外,5 月成功发行 10 亿元中期票据,票面利率 2.37%,创历史新低,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

  战略支撑与长期发展动能

  山钢集团以 “双轮驱动” 战略为指引,夯实钢铁主业的同时培育新质生产力:

  主业提质增效:莱芜基地极致提升产线效率,日照基地强化 “高炉稳则全局稳” 意识,两基地着力打造最优生产组织模式。

  2025 年一季度生铁成本达行业先进水平,型钢、厚板产线连破月产纪录,铁水温降、废次率等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多元产业协同:山钢资本通过经营性租赁、资产拍卖等创新业务,2024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完成预算进度 147%;莱钢集团智慧供应链公司钢材吞吐量同比提升 91%,仓储认证入库企业达 75 家,欧冶云商 “莱钢中心库” 落户,多元产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改革深化与组织活力:推进总部机构改革,管理机构压减比例超 50%;实施 “万饷更薪” 市场化分配机制,激发全员创效活力。

  2025 年工作会议明确 “扭亏增盈、归母为正” 目标,通过 “四大战役”“五湖四海” 用人策略等举措,全面激活组织效能。

  行业示范与未来展望

  山钢集团的实践是山东省属国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缩影。

  通过技术突破与管理变革的双向赋能,其在二季度实现了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的良性循环,为行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下一步,山钢集团将持续深化对标世界一流,加快构建现代化钢铁产业体系,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体而言,山钢集团在 2025 年二季度的攻坚突破,不仅展现了山东国企的改革决心与创新能力,更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其 “创新管理 + 降本增效” 的双向提升路径,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